【全民反诈】警惕“游戏币取消”骗局!花垣一学生轻信指引,父亲5万元遭盗刷
2025-10-29 07:52:47          来源:湖南法治报 | 编辑:李颖 | 作者:施涛明 | 点击量:5629         

湖南法治报讯(通讯员 施涛明)2025年5月5日19时许,家住花垣县的学生小赵(化名)在家刷“某手”短视频时,收到网名为“蛋蛋回回松”的陌生用户私信,对方随即拨打快手语音电话,谎称小赵“误充游戏币”,需用成年人手机协助取消,否则将造成损失。

小赵信以为真,按对方要求取来父亲的手机,并躲进自己房间(对方特意要求“找没人的地方操作”)。随后,对方诱导小赵用父亲手机登录微信,进而提出转账要求。小赵拒绝转账并表示要报警,对方立刻威胁:“报警就不退钱,还会额外扣款”。紧接着,对方发送一条操作链接,要求小赵点击后开启视频配合。

在对方的远程指引下,小赵先后打开父亲的微信和支付宝,按要求点击“忘记密码”,使用对方提供的新密码完成支付密码修改,还将手机收到的验证码逐一告知对方。操作结束后,对方谎称“已完成取消流程,退款即刻到账”,但小赵迟迟未收到退款。当日20时左右,父亲向小赵索要手机时发现,绑定的中信银行信用卡已被消费5万元。察觉被骗后,父亲立即带小赵前往派出所报案。

作案手法拆解

​精准诱骗目标:锁定未成年人作为诈骗对象,利用其社会经验不足、对“退费”“取消订单”类需求缺乏判断力的特点下手。

制造隔离环境:以“操作需保密”为由,诱导受害者前往单独空间,避免被家长或他人发现并制止。

威胁恐吓施压:当受害者提出质疑或拒绝时,通过“不退钱”“额外扣款”等话术施压,打破受害者的心理防线。

远程操控盗刷:通过视频指引、发送链接等方式,诱导受害者修改支付密码、提供验证码,间接获取支付权限,完成盗刷。

反诈警示

陌生私信不轻信:短视频、社交平台上的陌生私信、语音来电需提高警惕,切勿轻信“退费”“取消订单”“账户异常”等说辞,此类信息多为诈骗陷阱。

涉及支付必告知:未成年人使用家长手机时,凡涉及转账、密码修改、验证码提供等操作,必须第一时间告知家长,绝不单独配合陌生人完成此类操作。

验证码绝不外传:支付验证码是资金安全的最后一道防线,任何情况下都不能向陌生人透露,切勿被对方的威胁话术裹挟。

遇疑及时求助:若遇到类似可疑情况,应立即停止操作,联系家长、老师或拨打110咨询,切勿因害怕“被指责”而隐瞒,避免损失扩大。

责编:李颖

一审:王薇

二审:伏志勇

三审:万朝晖

来源:湖南法治报

关于我们-商务合作-法律声明-联系我们
广告热线:0731-84802118 湖南法治报官网ICP备案号:湘ICP备19000193号-3 版权所有:湖南金鹰报刊社有限责任公司《湖南法治报》 未经授权禁止复制或建立镜像